您当前的位置:
 
对小说《山河如初见》的几点浅见
巴彦淖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    http://wl.bynr.gov.cn/ 2021-07-13
 
 
李涤坊
 
  读了李平的长篇小说《山河如初见》,抗日战争时期,发生在河套地区一场重要的战争“五原战役”的云烟又缭绕在我眼前。关于五原战役我也曾听老一辈人讲过,也曾在一些地方史志中片片断断地看过,今天能在《山河如初见》这部文学作品中看到,感受又大不同于以前。
  小说的大背景是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家乡河套平原的人和事,又是家乡的人来写家乡的人和事,那些人名地名无不渗透着家乡的印记,如“临河”“五原”,及那有些自己熟知的地名、渠名和村名,读来使人倍感亲切。
  作者李平在她后记中有自我介绍:“这两年,我同时还在编修浩繁的《临河区志》, ……而关于五原掘水御敌的事,(以前)知之甚少,如果不是参与编修临河志书,我可能永远不会与那段历史交集,也不会成就这部叫《山河如初见》的长篇小说”。
  确实是这特殊的工作,给了作者特殊的机遇,有了这些素材的来源,还有了听同学说梦的机会,也就有了作者的创作动机。
  文学创作往往就是这样,有了动机,一个主题思想就从作者的经验、经历中产生了。由生活暗示给她的这种思想,也在逐渐清晰。可是它聚集在她的印象里时,还未形成文字,当这些生活的具象在脑海里积累的多了,它会引起作者内心深处一种感情的激动,自觉不自觉地先在心中开始构思,打腹稿了。一旦成熟,当需要用形象的东西去把它表现出来时,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创作欲望,然后赋予它一个形式,接着就付诸于行动,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,这就形成了这部文学作品。
  谋定而动,作者在后记中写到“腹稿先行于大纲,大纲紧随其后”。在动笔前先写提纲而后作文,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写作习惯。尤其对于写长篇小说这样的大部头作品,先写提纲更为重要,这样可以总观全局,便于小说结构的前后照应,情节发展的合理安排等谋篇布局。   
  文学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,表现作者思想情感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形式。由于反映生活、表达思想的方式、手法和规则的不同,作者的写作风格就不尽相同,给读者的影响也不同。
  常言说“文以载道”,文学是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的。文学的任务,要反映和描绘人们生活的各个画面,把真善美、假恶丑摊开在读者眼前,让广大读者去鉴别和品评。把现实化为文学形象,通过典型环境的塑造去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的典型性格。
  因为小说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述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,它要通过人物、情节、环境等元素,主要运用散文的语言描述内容。那么语言,就成了文学的主要工具,它和各种史实、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材料。
  《山河如初见》的作者语言很有特色,绝对是讲故事的好手。我在看了二十多页后,就有一种感觉,她这种如行云流水般的叙述语言,酣畅淋漓的讲故事功力,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。
  李平在《山河如初见》的后记里写到:“有一回在内大文研班,周末和同学从托县采风往回走,路上生活委员朵兰讲了一个梦,大意是一个人冒充另一个人的事云云,当时灵光一闪,觉得我可以把这样一个人物放在战争中去锤炼。”于是就有了梁潮生和贾春江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,也有了作者“梦幻”的表现手法,这和莫言那种魔幻的超现实的写作方式很有相似之处,再加之颇似莫言的文学语言特色,让我产生一种感觉,作者是否受到莫言创作风格和语言的影响,亦或是一种有意的模仿,现在我也不能妄言之。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确实具有一个作家的潜质。
  小说是文学的一个种类,是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。它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,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,如叙述前因后果,描写自然景物、社会环境、生活场景以及人物外貌、心理活动、言谈举止和各种矛盾纠葛,通过人与人、事与事之间的联系等,来生动地表现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的方方面面。
  因为小说是文学作品,它毕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临摹和拓印,所以在刻画人物时,可以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,可以在符合生活的基础上,在基本合理的范畴内,进行合理的想象、虚构和艺术夸张,来为表达主题服务。作者在《山河如初见》中,把两个主要人物梁潮生和贾春江描写得惊人的相似,简直就是一个自我和另一个我,而这两个素未相识的人在走西口的逃荒路上巧遇了。更巧的是他俩的名字还是从初唐诗人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里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”一句中而得名,一个取名句首,一个取名于句尾。你感觉巧吗?不巧不成书嘛。作者就是这样根据自己表达主题的需要来虚构人物和情节,而这个虚构是来自于作者听了同学的那个梦而受到的启迪。还有更离奇的是,正因为二人惊人的相似,有了梁潮生代替了贾春江等一系列情节。用梦幻的超现实写作手法,作者还虚构了红山匪窝里的大仙、二仙、武师、容师等魔幻般的人物。尤其是容师,在当时红山的匪窝里,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,能给人换容,真是匪夷所思。作者还虚构了真假李公中,也有戴假面具人物的描写,这就是魔幻的超现实写作手法,其不受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根据小说情节需要,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虚构,去夸张。上下五千年,纵横八万里,作者可张开想象的翅膀,去无障碍地穿越和驰骋。
  有这样一种说法:文学即人学,尤其像《山河如初见》这样的长篇小说,容量大,篇幅长,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斗争历史相当广泛、曲折,因此情节复杂,人物繁多,在一条主线之外,常常还可以有另外一条或几条副线,然后通过各种人物的塑造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写,揭示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与斗争现象,从而反映出一定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历史风貌。
  人常说:爱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。作者在《山河如初见》中,也描写了梁潮生、贾春江、吴海成、杨荣枝、吴海英、李黛和姚学礼等几个青年人的爱情纠葛,但在描写过程中,蜻蜓点水,把他们写得聚少离多,很多时候是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,好似神龙见头不见尾,让人感觉费解。我想作者如能把这几个年青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多多着墨,作为小说的另一条副线,贯穿始终,小说会更出彩,更感人。
  小说《山河如初见》,作者的叙述语言功底相当扎实,有自己明显的特色。看出作者平时观察生活细致入微,知识的积累也非常丰富,见识也广泛海纳,真可谓做杂事,学杂学,杂七杂八,成了满腹经伦。但是在详写略写上处理的不太适当。基本是一个频率一样详细地叙述一切事件。哪些要写,哪些不必写,哪些要详细,哪些只需略写,应该动笔前考虑好,然后下笔,不应该把有关的人物和事件不分轻重,平均使用力气地都写下来,要根据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来决定,既然选择详略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思想,那么某些部分详写,可以给读者以清晰深刻的印象,某些部分略写,可以辅助详写部分,并交待事件发展过程的线索,或指出有关的一些次要问题。选择详写略写,首先要做到选用的材料要分轻重主次,主要的详写,以便突出重点。为了突出主题,作品里有些人和事,是作为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来写的,这些人和事,对突出主题思想起重要的积极作用,要详写;为了突出主题思想,有时需要强调某一点,这需要强调的部分要详写。其他如起前后承接和起过渡作用的文字或情节略写即可。
  另外,关于这部小说根据题材分类,是否属于一部谍战小说,我觉得不具备谍战小说的內容和写作要求。在我的印象中,那些谍战小说、电影、电视剧,都是写主人公隐姓埋名,潜入敌人内部,有的甚至占据重要的职务,去搞间谍工作。所以谍战文学作品(谍战影片),描写主人公一般都是置生死于度外,伪装潜伏到敌方内部,搞间谍工作。要求在情节上,先层层设疑,随着情节发展,悬念叠出。刀光剑影,步步惊心,扣人心弦。当情节发展到高潮时,剥茧抽丝,云开雾散,最后真相大白。《山河如初见》仅凭梁潮生和贾春江会用发报机和监听器就界定为谍战,我觉得相差甚远。应该是属于战争题材一类,其实这也不是什么问题。
  “小说开头写了十一稿,往往是头天晚上写完,次日凌晨毫不留情地删除”,这是《山河如初见》后记里作者自述的一段话,道尽了作者创作的辛劳,作者就是以其坚定的毅力,终于七易其稿后成就了这部长篇小说,精神可佳,令人敬佩。

 

 
   
   
 

版权所有: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蒙ICP备20001727号
联系电话:0478-8655365 Email:bynrswl@126.com
地址: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市生态环境局9楼